WONDER FOTO 攝影藝術誌
  • 2020 Wonder Foto Day
  • 2020 Wonder Foto Day
  • 2020 Wonder Foto Day
  • Exhibition
  • News
  • Feature
  • Columnist
  • Contact
  • Contact
  • Contact
  • Partners
NEWS

盡情發揮想像,精確傳達內心的創作之聲 / Sydney Sie & Zen Yun Zon 的 Wacom 體驗

12/9/2018

Comments

 
圖片
突然想起知名攝影師 Helmet Newton 在 70 年代的巴黎,替聖羅蘭 Yves Saint-Laurent 拍下《Le Smoking》,成就帶領女性甩開傳統性別框架的經典作品,陶醉在 Sydney & Yun Zon 如裝置藝術建構的影像視界,色彩就像是兩人的魔杖,揮灑著奇想般的霓彩迷幻,並透過作品傳遞對於議題的關注,Helmet Newton 為時尚攝影帶來新的視覺衝擊,而廣受國內外注目的 Sydney & Yun Zon,我想也為當代攝影帶來更多的刺激與啟發。要形容這對生活與工作上特別的夥伴,或許就彷如玻璃和光,在折射、繞行與析離間,盡情激盪各種藝術不可預期的美麗。
圖片
攝影是作為概念表達的媒介之一。
「The Nothingness of Amelie」系列是開啟 Sydney 攝影的起點。在這之前 Sydney 從事著平面設計與動畫相關的創作,2014 年底 Sydney 在 Yun Zon 的協助下,運用長短頭髮,身著白色泳衣與綠色外套的兩位女性產生的對比,打造這至今仍讓人津津樂道的傑作,也讓 Sydney 的作品開始受到廣泛的注意。「直到現在 The Nothingness of Amelie 對我還是有很重要的意義。」Sydney 表示在當時自己所構思的並非拍攝漂亮的畫面,或是成為攝影師,而是想傳達「看不見的朋友」這個概念。「相信許多人在年幼都會有家長工作繁忙,無法陪伴在身邊的時候,我們會自然投射出一個看不見的朋友,甚至在一個獨立的空間與寂寞相處,這都是一種面對自我的過程。」回想起 Sydney 以「Nothingness」一詞形容自身的攝影風格,足見「The Nothingness of Amelie」系列對 Sydney 的重要。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綜觀 Sydney 和 Yun Zon 的作品重要的一個環節,可以發現「自我認同」,甚至是女性的自我認同,佔了相當重要的份量,因此在「The Nothingness of Amelie」中的兩位女生,一位是適應社會所呈現的樣貌,一位是自己理想中的模樣,畫面中捲曲如石頭的身形,隱喻了女性必須隱藏自己情緒的部分;綠色外套女生腳彷如石膏像的設定,也反映了女性在社會中無形受到的限制,能行動的範圍、距離,甚至暗巷絕不可接近,對於這些層面的關注,也讓「The Nothingness of Amelie」至今,仍在 Sydney 心中具重要性的創作。「我是在 2014 年底拍攝這個作品,從那個時候到現在,所有案子的方向都是偏向攝影,我並不將自己視為攝影師,是因為我認為我想要表達的是概念,而攝影是我運用的媒介,我也曾使用文字、動畫與設計來做概念的表達,所以用藝術家或創作者這兩個詞彙或許會貼切一些。」
圖片
圖片
​擁有展現自身作品的平台,踏出接案成功的第一步。
身為年輕當代的攝影指標,Sydney 笑著說用這樣的形容似乎有點不好意思,「不諱言現在有很多的風格開始朝這樣的方向,我也不覺得我是帶起此風潮的一員,我們的作品能受到喜愛,其實相當感謝。」聊到對客戶在溝通環節上,是否有可面授的機宜,Sydney 表示過去辦過許多講座,其實聊的多半就是關於接案的部分,「雖然這部分可以談的內容太多,不過可以大致分為幾項,第一次接案通常遇到最大的疑問就是報價與溝通,以及如何得到案子,多數是圍繞在這三個範疇,第一個重點就是把作品盡量上傳到網路,增加自己的曝光。 像是 Behance、Tumblr、Cargo 或 FB,有許多可以存放作品的平台,如果可以適時讓客戶看到成熟的作品與喜歡的風格,自然就會找上你。」有些人或許好奇是否有 Sydney 和 Yun Zon 自行爭取的案子,不過兩人直至目前亮眼的成績,皆是透過客戶認識作品自行來做邀請。「另一個有自己的網站或平台的好處是,客戶會因了解你的作品而來,而不是只認為你會拍照、設計所以提出邀請,這樣的作法也可以幫助創作者在前期適時的篩選客戶。」進入到中間的溝通過程,Sydney 也適時的提出建議:「可以的話會盡量要求寫合約,沒有辦法至少要有信件的留底,把時間、內容預算有實際的紀錄,如此也可以幫助創作者與客戶後續的溝通。」
圖片
圖片
圖片
經手並創作出相當多具迴響的作品,很好奇對 Sydney 和 Yun Zon 而言,有無最深刻的拍攝經驗,說到這兩人展現了心有靈犀的默契,表示一直以來兩人的作品都是在棚內拍攝,在室內的空間比較不用考慮天候的影響,那次是為歷經 StreetVoice 見證大團舞台洗禮的新生代創作女聲黃玠瑋(Zooey Wonder)拍攝,Sydney 表示因為玠瑋的聲線非常具有穿透力,初次聆聽她的歌曲就讓自己有種溫暖的感覺,就好像藏著許多不同的故事。「雖然有點難形容,但很像在海底聽著她的聲音,即使中間隔著物質,或者很遠聽不清楚,這種呢喃的細語依舊能傳進你的內心。」也因為這樣的心境,那次拍攝走出攝影棚來到海邊,讓畫面的呈現符合 Sydney 聽玠瑋歌曲的心境,也與 2017 年推出專輯《Wonderland》中的單曲〈人魚 (Mermaid)〉相當契合。 

Yun Zon 與我們分享了當天的拍攝印象:「當時我們是夏天時到海邊,準備的道具有點多,還扛了一台電視,不過天氣不算好,拍攝的過程還下起雨,可以說超熱光感又不是很好,在打光上也遇到很多狀況,反光板喬了很多角度,為的就是把最好的狀況表現出來。」Yun Zon 進一步表示一般的外拍或許沒有這麼多道具,只要有藝人、攝影師、攝助與簡單的燈光器材就構成拍攝的要素,當把平常拍照的視覺元素與道具帶去戶外,就要克服很多道具擺放攜帶的問題,換景也需要大隊人馬,不過成果是相當滿意的,合作過程也很開心,但也是兩人最為辛苦的一次拍攝經驗,Sydney 回想起玠瑋要下海的一幕,雖然理解這樣的畫面很好看,然而玠瑋其實是怕水的人,卻還是努力達到 Sydney 和 Yun Zon 的要求。「還有一幕是在正中午把玠瑋埋在沙裡,陽光直射可以感覺玠瑋的不適,拍攝時覺得奇怪玠瑋怎麼不時皺眉頭,後來一問才知原來有小螃蟹在咬她的腳,但她還是忍著讓拍攝順利完成。」讓 Sydney 深深敬佩玠瑋的敬業,不僅成就了一次雙方都滿意的精彩作品,更像是一群好友出遊般的合影。
圖片
圖片
選擇 Wacom Cintiq 要小心,可能一用就回不去了!
對於使用 Wacom 的契機,Yun Zon 回溯起最早國中用 Flash 做動畫的時期。當時是訐譙龍與阿貴動畫風行的年代,在自學的過程中 Yun Zon 得到長輩贈送的 Graphire 手繪板,也因此發覺到電腦的創作,其實可以更深更廣。當時的社會背景電腦繪圖的風氣才剛開始,Flash 也尚未被 Adobe 所收購,電腦動畫在學校教育裡尚未紮根,直到高中就讀廣告設計,卻發現學校的推廣有限,這部分讓 Yun Zon 深感可惜,因為當時的電腦繪圖已經可以做到很多,卻限制了許多人發現創作的可能。獲得 Wacom 對於 Yun Zon 最大的影響,就是手繪可以做到的事情,電腦也做得到甚至更多想像不到的部分。「如果現在面對年輕朋友,甚至有天我有自己的小孩,我會提供這樣創作方式的選擇,因為這樣的工具,可以讓他們盡情發揮想像的可能性。」到出社會後購入 Intuos 款式,被 Wacom 對此型號經濟實惠的設定所吸引,不論是代替滑鼠、繪圖或修圖,Wacom 皆提供相當大的幫助。「我們並不是因為與 Wacom 合作才推薦給大家一定要購入,而是 Wacom 的產品真的很不錯。」Yun Zon 表示 Wacom 幾乎算是獨佔的品牌,所以藉由本次分享想傳達的是,Wacom 影響了兩位的創作生涯,並提供了相當優質的協助。
「任何工具沒有好或不好,只有適不適合與用在對的地方。」Sydney 回想起使用 Wacom 的契機,來自大學的專題畢製做手繪動畫。「手繪動畫可選擇在紙張上掃描,或者使用手繪板這兩種方式,然而一開始就習慣紙張描繪,當時並沒有感覺對手繪板直覺的需要。」後來得到身邊朋友的分享,在暑假結束的評比前就要完成一部動畫,便使用了 Wacom 代替拿筆的習慣。「我同樣經歷了大家一開始對於 Wacom 使用不適應的問題,因為你並不是看著繪圖板創作,而是要看著螢幕,所以花了一點點時間,不過這次的經驗幫助我通過畢製,也讓我決定自己購入第一塊 Wacom。」Sydney 特別分享了適應 Wacom 的小撇步,就是盡量購入與使用螢幕等比大小的尺寸,因為手移動的空間會與眼睛看螢幕的空間最接近,如果板子小螢幕卻很大,手就容易因移動一點而讓游標出界。Yun Zon 特別以蜜月期的概念,期待有興趣的使用者花時間適應 Wacom 的使用習慣。
圖片
圖片
相較於小台且好入手的 Intuos 系列,「如果沒有預算上的考量,Cintiq 是相當值得推薦使用的 Wacom 手繪板。」Sydney 指出 Wacom Cintiq 最大的優勢,就是無視差的設定,使用上可以更貼近直覺作畫的感覺。不論是製作動畫或者修圖,在去背髮絲,與修正皮膚的狀態,有辦法直接盯著去做調整,那種感覺一定是比手眼分開更加協調;再來是把圖放大進行檢視的時候,Cintiq 可以開啟手的觸控,讓右手在處理的同時,左手可以做圖片的縮放,進而移動視角。「一般來說製作手繪稿,你必須繪製完後掃描進電腦,那時的解析度其實已經被侷限,假設要轉成外框與線稿,變得要耗費更多的步驟,這部分使用手繪板就會變得相當便利,因為你可以自行控制精細程度。」Sydney 認為跟多數人常用的 Intuos,Cintiq 就像一張白紙,得以銜接使用的直覺性;而身為一個電腦使用者,Cintiq 也適時抽離使用者在淺移默化中,手握滑鼠盯著螢幕等於在工作的暗示,讓繪圖重新成為一個放鬆、享受的過程,也可以刺激更多的創意產生。Yun Zon 則對攝影師們提出建議,可以先從 Intuos 培養使用的習慣,向上提升專業性時 就可以藉由 Cintiq 的使用締造更高的效率與創作質量。
「就連常協助我工作部分的好友生日,我都送 Wacom 看我多忠實。」Sydney 笑著表示,看到長期使用滑鼠修圖的朋友收到 Wacom 時那種開心,就算到法國學習攝影也是每日攜帶,會讓她繼續推薦這樣好的東西給身邊的攝影師朋友。Yun Zon 也分析便宜的 Wacom 甚至比專業的滑鼠還要便宜,身為一個創作者其實更該隨身攜帶一塊手寫板才是,Sydney 則認為使用 Cintiq 比較不會有不習慣的問題,也有 13 吋的選擇,是一項相當好的投資,而且就像一句網路用語,「使用後就回不去了」。
圖片
在設計、攝影、動畫與插畫,甚至音樂間,Sydney 與 Yun Zon 兩人進行廣泛的嘗試,並得到備受肯定的豐碩成果,近期的休閒則是享受 Nintendo Switch《漆彈大作戰二》的競爭與刺激,甚至開台,與藝文、音樂圈的同好聚集 20 多人的群組,Yun Zon 表示動漫與電玩許多的角色與故事設定,自小時候起非常影響兩人的美感,也間接成為兩人從事藝術領域的啟蒙;Sydney 更是因漫畫的喜愛而學會分鏡,進而建立構圖與故事腳本的基模,也影響了看世界的角度,包括動漫、電玩與電影,其顏色、光線、角色故事等各種環節的設計,也是 Yun Zon 相當推薦大家嘗試,甚至可以讓小朋友接觸的媒介。許多人透過網路的文字認識 Sydney ,或許覺得這是位相當有主張與個性的女生,透過本次的訪問也更真切的感受到 Sydney 與 Yun Zon 在創作與個人特質間,更多值得細賞的魅力。對於每個作品想要闡述的意涵其實很多層,未來 Sydney & Yun Zon 也會透多更多方式,讓欣賞兩位作品愛好者們,可以更全面的認識其創作。

Wonder Foto Day  台北國際攝影藝術交流展,與繪圖板、數位繪圖顯示器及數位介面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導製造商 Wacom Taiwan 特別攜手,邀請四位業界知名的攝影師開設講座與課程。除破盤行情的小班制收費,課程中搭配 Wacom 手繪板操作,同時課程學員可享有 Wacom 優惠價,WFD 的參展者也能獲得課程5折的優惠,同時慶祝 Wacom 35 週年,至 12 月 31 日也提供了相當實惠的感謝祭活動。竭誠攝影師與愛好者,跟著 Sydney & Yun Zon 進一步體驗 Wacom Cintiq 對影像編修的實質幫助。
圖片
Sydney Sie
sydneysie.com
以設計、攝影、動畫、動態影像呈現藝術創作,慣用真實道具呈現理想中的構圖,再利用調色使畫面趨近於不真實的樣貌,構成超現實的視覺意象,使虛實之間的界限消失,將哲學與畫面結合,作品呈現睡覺時保持眼睛睜開的那種狀態。
圖片
Zen Yun Zon
https://www.behance.net/zenyunzon
跨界創作者,擅長多媒體整合,通常以設計師名義走跳,但部份的時間都在做設計以外的事情,設計作品集中於音樂祭、演唱會以及專輯視覺等。下班時的休閒就是煮飯給 Sydney Sie 吃。

圖片

whosdandan

Keedan.com / Wonder Foto

Comments

    訂閱電子報

訂閱電子報
Wonder Foto Day 台北國際攝影藝術交流展
© COPYRIGHT 2016. Wonder Foto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0 Wonder Foto Day
  • 2020 Wonder Foto Day
  • 2020 Wonder Foto Day
  • Exhibition
  • News
  • Feature
  • Columnist
  • Contact
  • Contact
  • Contact
  • Part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