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NDER FOTO 攝影藝術誌
  • 2020 Wonder Foto Day
  • 2020 Wonder Foto Day
  • 2020 Wonder Foto Day
  • Exhibition
  • News
  • Feature
  • Columnist
  • Contact
  • Contact
  • Contact
  • Partners
NEWS

原版老照片的收藏

5/24/2018

Comments

 
圖片
華辰拍賣07秋 LOT98 溥儀、婉容與威靈頓、莊士敦合影 華辰影像供圖

​上次我們的收藏專欄第二期中列舉了影像藝術品收藏的三個板塊,這期我們就來講講原版老照片收藏。
什麼是原版老照片?老照片的定義?
​
那什麼是老照片呢?海外定義標準不盡相同。在國際上「老照片」通行標準的時間是1953年,1953年之前創作的作品被稱為「老照片」,這和攝影工藝與媒介發展有關係,1953年相紙廠商開始在相紙中加入大量的增白劑,減少了相紙中金屬銀的含量,使得相紙看起來更白,降低了成本,所以國際上把1953年作為照片的新老分界線。中國對於老照片定義的時間界線尚不明確,中國國家文物部門對照片的定級基本參照了中國其他古董藝術品的標準,以1949年為界限,之前的照片被稱為老照片。
圖片
華辰拍賣10秋 LOT830 洛倫佐•費斯勒 李鴻章坐像 華辰影像供圖
為什麼老照片可以被收藏?
​

老照片能作為收藏品,不單單是因為他們的傳承時間長,具有古董的年代感,更重要的是它的藝術與歷史價值。
首先老照片是攝影史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實物,能反映出攝影技術與藝術的發展過程。比如從媒介來說,通過老照片我們可以看到整個攝影與科學技術的發展,從最早的銀版照片,拍攝時間長,無法複製,到後來的濕板照片、蛋白照片、到後來的銀鹽照片,我們可以看到攝影的技術發展是一個從大到小,從慢到快的一個過程。而這種通過老照片的研究是完全實物化的、直觀化的,是書本的圖片以及電腦的圖片無法感知。在藝術方面來說,我們通過老照片可以看到攝影藝術家當時對自己作品的理解,不同的紙張,不同的光影效果,反映出當時的攝影藝術的美感,老照片傳遞的不僅僅是相紙面上的信息,還傳遞了攝影師對美追求的心思。因此,每一張老照片都是藝術的承載體。

圖片
華辰拍賣08春LOT1215 托馬斯•查爾德 圓明園、頤和園早期照片一組(6張) 華辰影像供圖
 其次老照片具有真實記錄歷史、反映當時社會面貌的文獻史料價值。老照片記錄歷史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它記錄歷史是直觀而迅速的。我們可以通過一張照片來還原一段歷史,或瞭解一個故事。在2008年華辰春拍影像專場上,三張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的圓明園西洋樓影像與三張頤和園影像以95.2萬元人民幣的高價拍賣成交,創下了當時中國影像拍賣的最高紀錄。這六張照片由英國人托馬斯•查爾德拍攝,他是最早在北京進行攝影活動的攝影師之一,他拍攝的三張圓明園西洋樓的照片不論從構圖、光線運用、蛋白照片印制水平來說,在當時的條件下都已經達到了很高水平,而且這六張照片均有攝影師的簽名。更重要的是清末留存的圓明園影像十分稀少,而這三張照片對研究圓明園的歷史與建築作用無窮,這就是老照片在證史方面的作用與力量。
圖片
華辰拍賣10秋 LOT905 赫達•莫里遜 攝影作品集(51張) 華辰影像供圖
同樣或同類的攝影作品,照片上有攝影師或照相館的標誌或簽名,能夠斷定是知名攝影家的作品的,價格會比同類高出不少。例如清末來華的一些重要的攝影師、比如費利斯•比托、托馬斯•查爾德、約翰•湯姆遜,埃米爾•瑞斯菲爾德等,這些攝影師的作品為中國與海外各大博物館收藏,而且他們的攝影生涯以及作品都被很多攝影史學家所研究,所以他們留存於市場上的作品價格也是水漲船高,這些攝影師也成為清末老照片收藏的指標性攝影師,按照攝影師來收藏影像是老照片收藏中的一個非常好的脈絡。
​
圖片
華辰拍賣15秋 LOT486 郎靜山 曉汲清江 華辰影像供圖
如何評定「老照片」的價值與價格

收藏市場上的老照片多不勝數,但價格卻是千差萬別,那老照片的定價標準到底是什麼呢?下面這四點幫你解決這個問題。
​
1.藝術性強,主題明確
藝術性是收藏中最重要的一點。一張照片的構圖、光影等攝影語言的運用,與其所表達的內容題材配合的相得益彰,符合當時的藝術語境,藝術美感強,那麼這張照片就有一定的收藏價值。例如郎靜山早期的集錦攝影的作品,以中國傳統畫意美學為基礎,利用暗房把各種底片上的元素進行拼貼重組,形成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攝影作品,照片亦畫亦影,意境深遠。這也是為什麼郎靜山的作品可以在中外影像藝術收藏市場受到如此的追捧。

圖片
華辰拍賣11春 LOT1097 埃米爾•瑞斯菲爾德 女樂師/戲裝照(2張) 華辰影像供圖
2.知名度高,名家拍攝
同樣或同類的攝影作品,照片上有攝影師或照相館的標誌或簽名,能夠斷定是知名攝影家的作品的,價格會比同類高出不少。例如清末來華的一些重要的攝影師、比如費利斯•比托、托馬斯•查爾德、約翰•湯姆遜,埃米爾•瑞斯菲爾德等,這些攝影師的作品為中國與海外各大博物館收藏,而且他們的攝影生涯以及作品都被很多攝影史學家所研究,所以他們留存於市場上的作品價格也是水漲船高,這些攝影師也成為清末老照片收藏的指標性攝影師,按照攝影師來收藏影像是老照片收藏中的一個非常好的脈絡。
圖片
華辰拍賣14春 LOT784 北京日軍化學部隊相冊(165張) 華辰影像供圖
老照片一個重要的屬性就是證史,一張或者一組老照片包含的歷史信息的多少直接影響著他在市場中的價格。例如華辰2014年春拍上的「華北北支1855部隊」相冊,這本相冊是日軍駐紮在北京天壇的一個細菌部隊的完整記錄,包括他們日常實驗的場景、細菌培養罐、藥品倉庫、北京周邊投放細菌武器以及整個部隊的工作生活的記錄。這支部隊之前只存在於文字記錄當中,在日軍發佈投降後的幾十分鐘後,這支部隊開始銷毀他們在北京的所有痕跡,所以留存下來的資料極為稀少,這本相冊也是目前僅見的記錄這支部隊在華活動的影像。正是由於這本相冊的存在,使得原本存於文字的歷史變得更加的真實,是國家博物館級的一級藏品。
圖片
華辰拍賣16秋 LOT8 上海剃頭店 華辰影像供圖
4.保存合理,品相完好
品相和年代一般來說都是收藏品價格的決定因素。老照片也是,品相越好價位越高,一張品相完整,保存完好的影像在市場中是非常炙手可熱的。
原版老照片的收藏是目前影像藝術品收藏三大板塊中佔比最大的一塊,也是成交額以及增長率最高的門類,是影像藝術品收藏市場的藍籌股。雖然在過去的十年里,早期影像的史料,經典攝影作品的價格都出現了明顯的上漲,但仍存在不少價格窪地和投資潛力。
 

圖片
華辰拍賣17春 LOT1338 上海麗華照相館門前的馬車 華辰影像供圖
附錄:老照片鑒定的小知識

​第一,認識相紙,瞭解工藝。比如19世紀的中國影像,除了極其稀少的銀版與濕板照片外,絕大部分均為蛋白印相工藝製作。相紙極薄,且韌性十足,整體表面呈淡黃色,高光部分微微泛青色,暗部多為深棕色,表面啞光,用100倍放大鏡看,紙質纖維裸露在外,畫面整體有極其細小的皸裂紋,這些都是蛋白相紙的工藝特徵。而20世紀的相紙無論從厚度還是光澤均與蛋白相紙差別很大。再比如一些相紙後面會有相紙公司的logo,我們可以根據這些公司存在的時間來判斷照片範圍,另外1953年之後的很多相紙因為加入了增白劑,所以在黑暗條件下使用黑光燈照射,照片會泛螢光。通過這些信息我們就可以大體判斷出一張照片的製作年代的範圍。

第二,看清晰度。原版照片是從底片直接印制的,清晰度很高。而翻拍的照片清晰度都會大大下降。一般來說,仔細觀察,翻印的照片在照片里都會有一些痕跡或者划痕,這是因為翻拍之前的照片在存放過程中引起的。翻印或翻拍的照片收藏價值大大降低。
 
第三,制式與尺寸也很重要,比如CDV照片流行於19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在此之後隨著攝影的發展以及印刷的進步,CDV逐步被櫥櫃照以及印刷的名片所取代。在尺寸方面,由於清末時期放大技術還未成熟,絕大部分的蛋白照片為底片直接印制而成,很少有蛋白照片超過30cm,如果有人拿了一張50cm的照片跟你說是十九世紀的蛋白照片,那你就要小心了。
​

第四,泛銀。一張以銀鹽作為感光材料的照片,在保存很久後,照片的暗部,也就是銀鹽富集區會產生氧化還原反應,這種反應,使得在一些角度下觀看暗部,暗部的黑色會呈現銀色的反光,而這種情況我們稱之為照片的泛銀。一張照片想要達到泛銀的現象首先相紙中的含銀量要高,而1953年之前的相紙的含銀量都符合泛銀的條件,所以泛銀是照片年代久的一種標誌。當然也有一些例外,比如除了極個別的情況,大部分的蛋白照片雖然經歷了百年的時間但比較難看到泛銀,早期的鉑金照片由於成分穩定,也沒有這種情況,還有就是1953年之前有很多新聞傳真照片也是銀鹽紙基,但由於相紙中銀含量少,且製作方式與一般照片不同,所以這種照片也很少有泛銀的現象出現。
 
圖片
圖片
原文刊載於 PHOTOGRAPHY IS ART  2018年 三月號
Text:楊岳
華辰拍賣影像部研究員,參與組織了十餘場影像專場拍賣,編輯考證十幾萬字,涉及拍品上千件,對歷史影像頗有研究。曾參與編寫《詹布魯恩鏡頭下的北京》、《影像藝術品收藏與投資》等書,以及組織「影像收藏與投資研討」研討會。參與策劃2014年中國攝影展覽館「影像的佔領」,2015年大理國際攝影節「攝影與美術」,2016年集美—阿爾勒“中國攝影史名家原作收藏展1850-1949”等展覽。

Comments

    訂閱電子報

訂閱電子報
Wonder Foto Day 台北國際攝影藝術交流展
© COPYRIGHT 2016. Wonder Foto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0 Wonder Foto Day
  • 2020 Wonder Foto Day
  • 2020 Wonder Foto Day
  • Exhibition
  • News
  • Feature
  • Columnist
  • Contact
  • Contact
  • Contact
  • Part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