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毅平,喜歡貓的朋友對他的名字可能不陌生,一張張生動、逗趣的流浪貓影像為我們帶來許多上班時的會心一笑,Wonder Foto 過去也多次與他合作展出與採訪,他曾任報紙、雜誌、 通訊社攝影記者,現以拍貓為常業,二十年來足跡遍及世界各地,從社區巷口到巴西里約,只去有貓的地方,曾出版台北人、流浪基因、當世界只剩下貓、身為職業拍貓人等攝影集,本次我們邀請同樣為攝影師的張道慈,針對吳毅平使用 Sony α7III 的「動物眼部偵測自動對焦」 體驗進行訪談。 第一次見到吳毅平,是在已經消失的八樓當代藝術空間,在那邊展出的「當世界只剩下貓」攝影展。 從報社工作到職業拍貓人,吳毅平從 Canon 的底片機,踏入數位時代,也跟著時代的潮流, 成為了無反相機的使用者。 首先請吳毅平老師聊聊從以前到現在使用相機的習慣,「最早用機械式相機的時候很掙扎」吳毅平笑說,「進入報社,拍很多活動,最早都只有手動對焦,遇到要拍個運動員,真的是很辛苦。然後有天有個同事拿出了一台有自動對焦功能的相機,是 Canon 的,然後他指著前面那個人說,你看他走過來,我就這樣一張一張按,每一張都會準焦。」 那大概是第一次感到時代的變革,雖然手動對焦也可以拍攝,但自動對焦多了很多可能性。 「你知道對焦在眼睛上,跟對焦在鼻子上是完全不同的」,以拍貓的照片來說,吳毅平表示:再更早以前,因為器材的限制,如果焦平面能放在貓的臉上已經萬幸了,更不要提怎麼去細分焦點放在臉上的哪的部位,有了自動對焦後,他終於可以選擇,該把視覺重心放在鼻子,或是眼睛上了。 但也因為會琢磨這樣細小的焦點差異,在 DSLR 結構下的相機,又產生了一個新的問題 -「移焦」。對有使用過 DSLR 的讀者來說,想必都碰過移焦這件事,所以我們購買相機時,都必須要在相機行花上一段時間「測焦」。 那是一個很有趣的時代,在大型的相機行裡,每個櫃台前都會有店員陪著顧客,對著一個小小的測焦板,反覆的試驗是否有移焦的狀況,而且每台相機都不太一樣,可能在我的相機上準焦,借給朋友使用,在他的相機上差了 1~2mm 都有可能,那對於拍攝精細畫面來說,會造成很大的困擾,更不用說,也很常遇到一顆變焦鏡,望遠端準焦,但廣角端卻移焦的問題。 「我那時候就不能理解,為什麼我買了一台二十萬的相機,卻有這種問題」,毅平把手抱在後腦勺,有點無奈的說,「那我到底要去調相機還是調鏡頭,而且我手邊有這麼多鏡頭,根本沒辦法嘛。」 而現在的無反相機,因為對焦是直接透過 cmos 在判定,所以不會有移焦的問題。「我這陣子開始用 Sony α7III,有轉接以前 Canon 的 EF 鏡頭,發現對焦速度也是很快的。」「而且不會移焦了。」我補上了一句。 的確,現在在相機店要測試的,可能只有鏡頭的對焦與光圈能不能運作,有些人會比較在意有沒有塵點,以前放在櫃台桌面的那些測焦板,應該很少拿出來了吧。 提到了近期開始使用 α7III 這樣比較新世代的相機,因為我知道很多前輩對於轉換成電子觀景窗都很不適應,所以我也問了毅平關於使用上的適應程度。 「其實我蠻適應的。」毅平說,「他的觀景窗變成電子的,但看出去不會太不習慣,有摸過比較舊的機型,那個看起來就不行,但這個(指 α7III)可以。」然後他停頓了一下「不過,用 LCD 拍照我還是習慣不起來。」 然後我們就聊了一段關於使用 LCD 拍攝的話題,吳毅平指出他只有在高、低角度拍攝時會使用到 LCD 翻轉螢幕,可以的話還是會想透過觀景窗來看,我則是說可能受到了手機世代的影響,很多年輕攝影師反而很習慣用 LCD 來拍攝,但毅平老師還是覺得,「用 LCD 物體跑動我就不知道相機該往哪裡移動了。」,我想對於已經用觀景窗拍攝了二十幾年的老師來說,也的確一時半會沒那麼好適應。 如果要提到吳毅平所拍攝的貓,有三張我特別有印象,一張是透過窗花的孔洞跟窗框後面貓咪眼睛重合的照片,一張是在沖繩風獅爺塑像旁邊,正襟危坐著的貓,還有一隻像是被木棍敲到頭,露出「XD」表情的貓。 「因為老師最近在用 α7III,有嘗試過動物眼部偵測自動對焦嗎?」我這麼問到,「有啊,那個很好用。」然後毅平露出了一個神秘的微笑,彷彿想到了什麼,但我就沒有追問下去了,反而是毅平接著說「有時候太準了,準到想隨便拍一下旁邊的東西,但一隻貓經過馬上又對焦到眼睛。」,然後我們一陣爆笑。 關於在拍攝貓上面有沒有什麼訣竅,吳毅平提到一些利用誘餌來拍攝的生態照片,「引誘就只會是你引誘的樣子,你放了食物,他就會照著你預期的想像走過去吃,那是可以預測的。」然後他接著說,「但貓在自然的狀況可能會做出你沒有想像的畫面。」 「你在用 α7III 的時候,ISO 會控制在多少以下嗎?」「沒有,對我來說拍到比雜訊來得重要。」如果看過許多吳毅平的作品,我想「決定性的瞬間」這個老掉牙的名詞,完全在他的作品中顯示的一清二楚,有太多都是一個瞬間的畫面,當現在高 ISO 的彈性很大時,動輒可以開到 ISO12800,藉由這樣的感光度,可以拍攝到以前拍攝不到的東西,我想這也是科技進步帶來的拍攝思維轉變,利用高 ISO 來給予拍攝上更多的彈性。 在使用 α7III 的這段時間,老師提到除了上述的好處之外,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是靜音快門。「是因為比較不會嚇到貓嗎?」我問,「不,是比較不會引起側目。」老師笑說,「因為我很常蹲在路邊連拍,現在相機連拍速度又很快,常常會引起不必要的困擾。」對上老師低調的性格,我完全可以理解讓拍攝現場感覺低點一點有多重要。 順道一提,近期吳毅平使用在拍貓上的鏡頭包含了 24-70mm f2.8 GM 以及 70-200mm f4 G這兩顆鏡頭,我想大家可能會有興趣,所以順帶問了這個問題。 聊著聊著,問題也開始放肆了起來,由於最近身邊剛好有許多朋友,有些是拍攝風景為主的,有些是拍攝街頭攝影,紛紛動了想成為全職攝影師的念頭,也順便問了老師怎麼看待現在攝影師的市場。 「對我來說,拍照是簡單的,業務是困難的。」無論要走商業案,或是單純的售出照片,現在的管道的確比較少,要說可能連雜誌都已經沒有太大的空間可以販售照片。所以說比起攝影本身,要靠攝影生存的話,業務變成是很重要的工作。 「當然,如果要成為職業的攝影師,必須很專注在你最喜歡的主題上,並且可以一直創作下去。」老師突然露出了有點靦腆的笑容「不過呢,如果有人可以幫忙我處理業務的事情,我也是很願意拍攝一些像是寵物寫真的案子,但因為要談價錢什麼的真的太困難了。」 我想這就是藝術家的性格吧,雖然吳毅平活生生地坐在我面前,但我們訪談的內容,卻像是我早期時常翻閱的那些攝影名家,雖然筆者很鎮定地繼續進行著訪談,但內心想的是「真的是個很可愛的大叔呢。」 老師接著說「我曾經接過一個案子,有朋友托我幫朋友的朋友拍個室內裝潢的案子,然後你知道,他家裡有一隻貓。」「所以你要跟我說你都在拍貓,沒有在拍裝潢嗎?」我實在忍不住要吐槽,「我還是有好好的拍完裝潢,但順便拍了他們家的貓,然後我把照片一起給了對方,然後對方就很喜歡........貓的照片。」真是可憐的裝潢呢。 「最後想問老師,一直持續拍攝同樣的主題,會有麻痺的一天嗎?像老師已經持續拍了二十年的街貓,會不會有考慮拍攝其他題材呢?」老師先是很認真的思考了一下說,「也許對於拍攝一些題材,的確可能在長時間的拍攝下感到有些麻痺」接著老師笑了一下「但拍貓不會啊,貓很多變,每次拍,都還是可以看到從來沒見過的姿態。」 果然是個貓奴的概念啊,如果你不知道街貓有多可愛,現在讓你看看。 從與吳毅平老師簡短的聊天到筆者自己拍攝的經驗,α7III 的確可以稱得上是這個時間點下,拍攝性能相當優秀的相機,我自己在前陣子沖繩的旅行上,在奧武島拍攝了大量貓的照片,也是第一次嘗試使用「動物眼部偵測自動對焦」功能,我認為對像毅平老師這樣長時間的拍貓人,當然會是一個輔助,但對於入門的攝影師來說,最大的優勢是降低了「入門的門檻」,只要預先設定好,當有貓咪迎面走來,不用慌亂的選擇對焦點,只需要半按快門,搭配 AF-C 連續自動對焦功能,焦點就會一直保持在貓咪的眼睛上,特別是對於為了想拍攝貓咪兒購買相機的人來說,的確是非常方便的功能。 在鏡頭方面,筆者認為 Sony 70-200mm f4 G 這顆鏡頭,非常適合行時攜帶,有些人可能會問說,「難道不推薦 f2.8 的 70-200mm 嗎?」憑良心說, 70-200mm f4 G 的絕對優勢就在於「體積」以及「重量」。如果因為看了毅平老師的作品,而想要帶著相機出國尋找貓咪的足跡時,這顆鏡頭絕對會成為你的好朋友。 而如果有拍攝微光或是夜景的需求時,24-70mm f2.8 GM 除了是標準焦段外,f2.8 的光圈也可以在微光的環境下爭取足夠的快門速度。 另外,以旅行攝影來說,α7III 搭配的 FZ-100 續航力表現優秀,尤其在出國、旅行時,往往一顆電池就足夠應付整天的拍攝,多半帶著兩顆電池每天輪替就已足夠,而對毅平老師這樣會需要很大量的拍攝張數,來捕捉到一個貓咪最自然瞬間的攝影師來說,相機電池的續航力,自然也是在挑選相機時必須要去考慮的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