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NDER FOTO 攝影藝術誌
  • 2020 Wonder Foto Day
  • 2020 Wonder Foto Day
  • 2020 Wonder Foto Day
  • Exhibition
  • News
  • Feature
  • Columnist
  • Contact
  • Contact
  • Contact
  • Partners
NEWS

為你讀一張照片 32 |Douglas Huebler, Variable Piece #105 (1972)

8/1/2019

Comments

 
圖片
圖片
圖片
要選一張觀念藝術攝影最具代表性的照片,我會選這一張。觀念攝影常被歸納有幾個特徵,譬如使用規則、搭配文字、拍攝現成物,以及反美學等。以Hubler這一系列來講,他拍攝櫥窗裡面的假人,然後每拍完一張,就回頭拍一個他第一眼看到的人。你看是不是完全符合這些特徵。但事實上這些手法並不獨屬於觀念攝影,譬如現代主義攝影家也愛拍招牌,很多紀實攝影師也愛搭配文字,當代藝術更是超級熱愛規則。所以ㄧ定有一個在這背後更核心的東西。

我覺得簡單講Huebler以及觀念攝影在幹的事情是把一切東西拉平。在觀念攝影之前,攝影是有一個層次的,譬如真假是一個種層次,亮暗是一種層次。但是觀念藝術取消了這種層次,所以ㄧ切都回到很表層的狀態:畫面平平的,真人與假人並置。但是為什麼要回到「平」的狀態,並不只是為了要打破某種位階,而是他們相信平或是表面這件事本身會透露什麼。

他們在攝影上的對面,就是Larry Clark或是Nan Goldin。這些作品總是透露一種內部的、真誠的觀點。相對而言,觀念攝影則總是站在外面、淺淺的、浮面的觀看這整個世界。會造成這樣的差別的原因之一是他們看待攝影的觀點不同。insider式的攝影相信攝影可透露什麼,所以他們把攝影看成一種語言,拍照的人就是說話的人,他使用的詞彙、選擇的切入方式,講話的情感,都會影響他所說的內容。可是outsider的攝影僅僅把攝影當成一種指示。指示本身並沒有什麼意義,它只能告知你有個東西在那。所以攝影不是語言而是痕跡。

Huebler有組作品完全就在講這件事。他跟幾個朋友在中央公園。當聽到哪個方向有鳥,他們就一起往那個方向拍。直到下一次不同地方又出現了鳥叫聲。這到底有什麼意義?如前述觀念藝術並不說出意義,而只有指示,或是存在的痕跡。

另外一個理解Huebler的作品更複雜的層面是取消共時這件事。我們大部分談論攝影的意義時,都是建立在共時上面。 John Berger就是這樣解。但是觀念攝影的做法完全在取笑甚至反抗共時。這牽涉藝術的主體在於人還是在於事物顯示自身,但這個講下去會講到現象學,太複雜了不敢碰。


圖片
汪正翔 Sean Wang ​

​台北人,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波士頓美術館藝術學校(School of  The Museum of Fine Art讀藝術創作碩士(肄業)。目前往返碧潭與台北之間,接案維生,也從事攝影評論與創作 。看得見,會按快門。

​
http://seanwang.format.com/ 
[email protected]

閱讀更多汪正翔的相關文章
Comments

    訂閱電子報

訂閱電子報
Wonder Foto Day 台北國際攝影藝術交流展
© COPYRIGHT 2016. Wonder Foto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0 Wonder Foto Day
  • 2020 Wonder Foto Day
  • 2020 Wonder Foto Day
  • Exhibition
  • News
  • Feature
  • Columnist
  • Contact
  • Contact
  • Contact
  • Partners